| 索??引??號 | 11370812004311244X/2021-09010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 發布機構 | 兗州區應急管理局 | 組配分類 | 文字解讀 |
| 成文日期 | 2021-12-31 | 廢止日期 | |
| 有效性 |
《濟寧市兗州區“十四五”安全生產規劃》政 策 解 讀
為便于全區各鎮街、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深入貫徹實施《濟寧市兗州區“十四五”安全生產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現解讀如下:
一、背景意義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第一個五年。當前我區已進入高質量發展時期,隨著全區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發展方式的加快轉變,安全生產工作面臨新的形勢、問題和任務,既要妥善解決安全生產工作歷史遺留問題,又要積極應對新情況、新挑戰。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推動全區進一步樹牢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山東省安全生產條例》《山東省“十四五”安全生產規劃》《濟寧市“十四五”安全生產規劃》《濟寧市兗州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法律法規、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規劃》。
二、主要內容
《規劃》共分為5個章節,主要內容如下。
(一)基礎與形勢。總結概況了“十三五”期間我區安全生產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系統分析了“十四五”期間我區安全生產工作面臨的形勢。
(二)思路與目標。主要分析了“十四五”時期我區安全生產工作面臨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規劃目標。
(三)重點任務。從完善安全生產制度規范、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加強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強化安全生產源頭治理、深化重點領域綜合治理、創新安全生產執法機制、完善安全生產救援體系、增強安全生產科技支撐、推進安全生產社會共治、強化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等10個方面提出“十四五”時期全區安全生產工作重點任務。
(四)重點工程。提出了“十四五”期間要實施的區安全生產指揮中心升級工程、應急與安全裝備現代化建設工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安全兗州”微型應急救援站點建設三年行動、“素質固安”深化提升工程等5項重點工程。
(五)保障措施。為保證《規劃》目標、任務順利完成,促進重要項目、重點工程盡快落地見效,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投入機制、強化政策扶持、加強評估考核等4條保障措施。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建立較為完善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安全生產法治體系、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風險預防控制體系。應急救援、基層基礎、科技支撐、執法監察能力明顯增強,安全生產的法治化水平有效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顯著提高,社會整體安全意識普遍增強,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明顯下降,遏制較大事故,杜絕重特大事故。
四、重點工程
(一)區安全生產指揮中心升級工程
匯集消防、水務、氣象、交警、交通等預警信息和應急資源,突出應急信息全面匯聚、快速展現、上傳下達、協同會商、專題研判、指揮調度和輔助決策等支撐能力,建立反應靈敏、協同聯動、高效調度、科學決策的應急指揮信息系統。
(二)應急與安全裝備現代化建設工程
制定應急與安全裝備配備規劃和裝備配備標準,重點加強快速搜救、大型油氣儲罐滅火、大功率快速排水、救援機器人、高層樓宇滅火系統等應急救援技術裝備應用研發和生產,加強應急與安全裝備更新、改造、維護,提高應急與安全裝備配備水平。
(三)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
利用三年時間,在全區安全生產領域開展專項整治,切實解決思想認知不足、安全發展理念不牢和抓落實存在很大差距等突出問題。整治分為動員部署、排查整治、集中攻堅、鞏固提升等四個階段,通過集中整治,對本地區、本行業領域和重點單位場所、關鍵環節安全風險隱患進行全面深入細致的排查治理,建立問題隱患和制度措施“兩個清單”,制定時間表路線圖,明確整改責任單位和整改要求,確保整治工作取得預期成效,并形成一套較為成熟定型的安全生產制度體系。
(四)“安全兗州”微型應急救援站點建設三年行動
全面啟動“安全兗州”建設,以解決基層消防站點少、覆蓋不到位、偏遠村莊路途遠、老舊小區進不去等應急救援實踐中面臨的主要問題為目的,加強基層微型應急救援站點建設,成比例配備必要的小型消防車輛和應急救援裝備,利用三年時間在全區打造“鎮(街道)、園區有應急救援站,重點村(社區)、有應急救援點,小災能自救,大災能增援”的應急救援“兗州模式”,切實保護好全區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五)“素質固安”深化提升工程
持續通過開展“警示教育、拓展演練、志愿服務、文化宣傳、送教下鄉”系列活動,全方位提升“企業全員、社會全民、行業全領域”本質安全能力,打造遵規守紀、操作實戰能力強的本質安全型企業員工團隊和安全意識強、應急能力強的本質安全型社會公民群體,從“人”因關鍵上減少傷亡事故,提升整個社會的安全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要充分發揮政府安委會的職能作用,促進政府和橫向部門之間協同聯動與信息共享,有效解決規劃實施過程中跨部門、跨行業的重大問題。
(二)完善投入機制
鼓勵、支持社會資金采取多種方式參與有合理回報和一定投資回收能力的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先進適用技術研發推廣和安全裝備融資租賃等項目。
(三)強化政策扶持
嚴格安全生產費用提取管理使用制度,嚴格落實安全技術設備設施改造等支持政策。充分利用國家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支持政策,加強企業安全人才培養。
(四)加強評估考核
強化規劃內容落實與監督,將規劃實施情況納入年度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實行全過程跟蹤檢查,確保規劃主要任務和目標按期完成。
聯系人:鄭廣遠
聯系電話:0537-342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