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113708125652461000/2024-03731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 發布機構 | 兗州區工信局 | 組配分類 | 文字解讀 |
| 成文日期 | 2024-08-26 | 廢止日期 | |
| 有效性 |
一、制定背景
面對經濟新常態,山東省為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優化產業結構,需要對企業畝產效益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類綜合評價。通過建立畝產效益評價體系,引導企業轉型升級,淘汰落后產能,促進優質企業快速發展,形成良性循環。在此背景下,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十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做好2024年“畝產效益”評價改革工作的通知》(魯工信運〔2024〕83號),要求各地市做好本轄區工業企業畝產效益評價工作,通過評價結果的公布,強化市場競爭機制,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生產要素向高效益、高技術、高附加值的企業和領域流動。
二、執行依據
《通知》工作開展執行的依據文件主要包括:《關于做好2024年“畝產效益”評價改革工作的通知》(魯工信運〔2024〕83號)、《關于開展“畝產效益”評價改革工作的實施意見》(濟政字〔2020〕36號)、《濟寧市工業企業“畝產效益”分類綜合評價指導辦法》(濟政字〔2020〕37號)、《濟寧市兗州區工業企業“畝產效益”綜合評價實施方案(試行)》(兗工指辦字〔2020〕1號)。
三、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建立以質量和效益為導向的工業企業分類綜合評價機制,實施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政策,深入推進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加快推動工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四、結果類別
實施分類評價,根據企業綜合評價得分情況將企業劃分為“4+T”類。
A類(優先發展類):主要是指符合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中國制造2025〉山東省行動綱要》重點方向,單位資源要素產出高、生產經營效益好、稅收貢獻大的企業。
B類(支持發展類):主要是指對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較強帶動支撐作用,單位資源要素產出較高、生產經營效益較好、稅收貢獻較大的企業。
C類(提升發展類):主要是指單位資源要素產出一般、生產經營效益不高、稅收貢獻不多,需要進行倒逼提升的企業。
D類(限制發展類):主要是指單位資源要素產出低、生產經營效益差、稅收貢獻少,需要重點整治的企業。
T類(暫不評價類):主要為新投產企業和初創期高新技術企業。
五、綜合評價結果
根據分類綜合評價,對18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178家規模以下工業企業進行分組,每組企業根據綜合評價得分情況分別劃分為“4+T”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評價結果為:A類企業35家,B類企業103家,C類企業24家,D類企業10家,T類企業12家;規模以下工業企業評價結果為:A類企業33家,B類企業98家,C類企業25家,D類企業9家,T類企業13家。
六、保障措施
1.加強了組織領導。成立了兗州區工業企業“畝產效益”評價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區“畝產效益”評價改革工作的指導、協調及組織實施。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日常組織協調、督促檢查、考核評價。加強了各部門、各單位之間相互配合和協調,確保各項工作措施及時落實到位。
2.明確了工作職責。督促各鎮街切實履行主體責任,統籌好本轄區工業企業綜合評價的組織、協調和差別化施策等工作。協調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做好數據的采集和核實工作,確保數據提供及時準確。做好了與上級部門的溝通和對接。
3.加強了宣傳引導。加強了對政策的解讀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加強對企業的分類指導和服務,引導企業積極主動參與評價,在全區營造優勝劣汰的良好發展氛圍。
解讀機構及咨詢方式
政策解讀單位:濟寧市兗州區工業和信息化局
具體聯系人:嚴賀 張春陽
咨詢電話:0537-6593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