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11370812004322138J/2024-01798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 發布機構 | 兗州區新驛鎮 | 組配分類 | 工作推進 |
| 成文日期 | 2024-04-29 | 廢止日期 | |
| 有效性 |
近年來,新驛鎮堅持以公開促落實、以公開促規范、以公開促服務,將政務公開貫徹到各項工作中,打通基層政務公開“最后一公里”,助推基層治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以政務公開為載體,明確群眾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的主體地位。一是公開宣傳,全員知曉。包村領導干部進村入戶,摸清各村房前屋后、路域溝壕、坑塘的陳年垃圾,聽取收集村民的意見建議。同時,利用宣傳車、微信群、標語橫幅等方式,全面推行“信用+人居環境”、“信用+美麗庭院”的新模式,引導群眾積極清理戶內外雜物,做到房前屋后物品有序擺放、整潔美觀,屋內干凈衛生、清爽雅觀,積極爭取廣大群眾配合。二是公開制度,全員監督。成立工作專班,編制符合實情的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不斷完善農民建房管理和審批制度,推動完善宅基地退出和流轉機制,引導各村理事會圍繞縣宅基地制度改革相關指導意見,建立健全村規民約,積極探索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的具體路徑和辦法,公開宅基地重大事項程序,接受成員監督。三是公開回應,全員參與。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是一項民生工程,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為引導群眾對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新驛鎮堅持自上而下原則,通過干部入戶宣講、動員會、村民小組會的形式,議事情、提意見、話家常。群眾暢所欲言,將心中所惑及關于人居環境整治的意見建議當場提出,包村領導干部逐一耐心細致地答復。
二、以政務公開為抓手,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走深走實一是陣地建設規范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基礎工程。新驛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緊扣上級要求,按照有場地、有隊伍、有活動、有項目、有機制的“五有”標準。以政務公開為抓手,加強鎮村聯動,同步推進鎮、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在實踐所(站)內外張貼宣傳海報、懸掛宣傳橫幅,深入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打造凝聚群眾,引導群眾堅強陣地。二是隊伍打造立體化。鎮一級黨政主要領導帶隊,成立了理論政策宣講志愿服務隊、環境治理志愿服務隊、文體活動志愿服務隊、移風易俗志愿服務隊、教育志愿服務隊、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志愿服務隊、農業指導志愿服務隊等7支隊伍,各村同步組建成立相應的志愿服務隊,積極協同開展秸稈禁燒、法治政府建設、環境整治、防溺水、反詐騙、反家暴等政策宣傳。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讓廣大群眾切身感受到近年來新驛鎮在人居環境整治、社會治理、環境保護等方面取得的進展,有效激發群眾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活動開展常態化。突出全員知曉、全員參與。始終堅持在服務群眾中引導凝聚群眾的工作理念,充分利用春節、元宵、端午、重陽等傳統節日,針對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困難群體等不同受眾,聯合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精心設計便于群眾參與、樂于參與的載體形式。讓文明實踐工作到村、進戶、見人、走心。今年來,新驛鎮已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560余次,幫扶困難群眾16000余人。
三、以政務公開為渠道,促進基層公共服務再升級。一是完善公開機制。嚴格規范政府信息生成、審批、發布、查閱、辦理工作流程。同時健全完善依申請公開辦理規范和制度,主動將依申請公開融入信訪維穩等工作,依法依規答疑釋惑,有效助推重點工作開展。二是暢通公開平臺。擴大相關政策信息傳播面,統籌運用好門戶網站、新聞媒體、信息公開欄、微信群,打造立體化公開渠道和為民服務窗口,進一步提升政府履職效能和政務服務水平;依托鎮便民服務大廳,打造政務公開專區,圍繞群眾普遍關注的民生事項,為辦事群眾提供服務事項、辦理指南,政府信息查詢,惠民政策查詢等服務。三是提升公開質效。服務基層治理,以信息發布,解讀回應,互動交流為重點。充分發揮信息公開主渠道效應。主動公開群眾關注的惠民政策、教育醫療、養老服務、社會救助等熱點信息,方便群眾及時知曉和監督。認真梳理群眾留言咨詢,運用好12345市長熱線、信訪平臺、投訴信箱,積極回應群眾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四是落實公眾參與。對于社會關注度高的議題,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機制,采取座談會、領導接訪、實地走訪調研等多種方式向群眾廣泛征求意見;創新基層協商參與機制,探索群眾需求主動發現機制。建立“政府開放日”和制度,常態化,制度化開展系列活動。
下一步,新驛鎮將圍繞鎮重點任務,聚焦公眾關切和民生重點事項,優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務水平,提高群眾對政府工作的知曉率和參與度,并以此為著力點,進一步推動基層治理體系不斷創新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