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11370812MB281530XF/2022-05749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 發布機構 | 兗州區市場監管局 | 組配分類 | 文字解讀 |
| 成文日期 | 2022-08-25 | 廢止日期 | |
| 有效性 |
“好品山東”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2022年8月25日,濟寧市兗州區人民政府公布下發了《關于加強品牌建設共建共享“好品山東”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濟兗政發〔2022〕18號)文件。為更好地貫徹落實文件精神,現就有關情況解讀如下。
一、政策背景
前期,省政府印發了《關于共建共享“好品山東”推動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魯政字〔2021〕25號),提出“共建共享‘好品山東’,形成‘好客山東?好品山東’品牌體系,助力‘魯字號’產品和服務贏得口碑、開拓市場、品行天下”。為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共建共享“好品山東”推動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魯政字〔2021〕25號)和濟寧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品牌建設共建共享“好品山東”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濟政字〔2021〕75號)精神,深入推動質量強區及品牌戰略,全面提升品牌影響力、競爭力和美譽度,推動我區企業發展和產業升級,有必要制定我區《加強品牌建設共建共享“好品山東”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二、決策依據
《產品質量法》《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中共山東省委 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魯發〔2018〕28號)《山東省財政廳關于印發〈山東省推進商標戰略實施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暫行)的通知〉》(魯財行〔2012〕61號)《濟寧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品牌建設共建共享“好品山東”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濟政字〔2021〕75號)。
三、出臺目的
為貫徹落實濟寧市政府《關于加強品牌建設共建共享“好品山東”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濟政字〔2021〕75號)的精神,深入推動質量強區及品牌戰略,全面提升品牌影響力、競爭力和美譽度,推動企業發展和產業升級,現就我區加強品牌建設,共建共享“好品山東”,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四、重要舉措
(一)堅持“統籌為要”,形成“好品山東”工作合力。堅持市場主導、政府推動、質量至上、誠信為本、創新驅動、統籌規劃、分類指導,聚焦全區重點行業和重要業態,大力實施質量強區及品牌戰略,提高我區“好品山東”品牌美譽度和品牌競爭力,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二)堅持“產業為核”,推動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緊緊圍繞以造紙包裝、橡膠化工、高端裝備、食品醫藥等“2+2”優勢主導產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多個新興產業,把實施品牌戰略作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切入點,加快品牌培育進程,助力突破制造強區。
(三)堅持“標準為先”,構建新型標準認證體系。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構建我區新型標準體系。充分發揮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行業協會、企業的協同作用,圍繞全區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和國內先進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制定和實施一批具有引領性、創新性、先進性、適用性的標準。
(四)堅持“創新為翼”,以創新引領品牌發展。圍繞全區重點產業和重點領域,鼓勵企業開展自主創新、全員創新。支持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為“好品山東”企業海外研發、產品出口、品牌輸出等提供專業化服務。加大“高精尖缺”人才引進力度,提高自主知識產權和技術成果占有量,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五)堅持“質量為骨”,全面打牢質量發展基礎。聚焦2+2”產業集群鏈條以及農業、食品藥品、建筑工程、環境、服務業、政務服務等行業領域和部分新興產業,加快“好品山東”建設,大力實施“十百千”品牌培育引領工程,持續實施質量提升行動。
(六)堅持“文化為魂”,做好文化賦能品牌文章。深入發掘儒家文化、端信文化的優秀傳統、豐富內涵和獨特魅力,把儒家、端信等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建設、產業發展,大幅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產業發展內涵,打造“端信兗州·質量為先”的城市質量精神和質量名片。
(七)堅持“保障為基”,健全品牌資助激勵機制。市級專項資金獎勵標準如下:1、對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山東省省長質量獎(提名獎)的,分別給予一次性扶持資金100(50)萬元、30(20)萬元。對獲得濟寧市質量領軍企業的,給予一次性扶持資金50萬元。2、對新認定的中國馳名商標的單位,每家一性次獎勵100萬元;對通過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取得注冊商標的,每件商標按不低于注冊費用50%予以獎勵,每家企業最高20萬元。
根據市對縣(區)實施品牌培育三年總額獎補情況,我區專項資金獎勵標準如下:1、對獲評“好品山東”“山東省高端品牌培育(示范)企業”“山東省優質產品基地龍頭骨干企業”等稱號的企業,給予不高于10萬元的獎勵;2、對新獲得“泰山品質”認證、CNAS實驗室認可的企業或單位,給予不高于10萬元獎勵。
(八)堅持“以人為本”,建設品牌工作人才隊伍。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用好現有人才、培養緊缺人才、引進急需人才,為品牌人才發揮聰明才智營造環境、提供平臺。
(九)堅持“共建為主”,加大品牌宣傳保護力度。充分發揮企業品牌建設的主體作用,鼓勵企業健全品牌管理體系,提升品牌培育水平。到2025年,建立形成共建共享共用的品牌工作發展格局。
五、解讀機構及咨詢方式
政策解讀單位:濟寧市兗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具體聯系人:孔祥花
咨詢電話:0537-3128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