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jnsyzq/2022-06674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 發布機構 | 兗州區人民政府 | 組配分類 | 議題解讀 |
| 成文日期 | 2022-11-23 | 廢止日期 | |
| 有效性 |
濟寧市兗州區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當成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積極推進“放管服”改革,堅持“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好事快辦、難事巧辦”和“不說不能辦、只說怎么辦”的服務理念,形成了企業生命“全周期”、項目建設“全流程”、便民利企“全天候”、三級聯動“一體化”的審批服務格局,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度顯著提升,市場活力持續增強,營商環境日益優化。今年1-10月,全區新增市場主體6114戶,市場主體總數達66821戶,同比增長12.42%。
聚焦高效審批,推進“一門辦理” 兗州區高標準建設區為民服務中心,37個部門統一進駐、1100余項服務事項大廳可辦,規劃了集中審批服務區、便民服務區、綜合服務區,按服務項目集約化、鏈條化,將窗口分類整合為商事登記、投資項目、社會事務等13個綜合窗口,實行“一窗受理”服務模式。 同時,兗州區借助山東政務服務網、“愛山東—濟時通”APP、自動填表設備、無聲叫號系統、自助打證終端等,推進窗口、電腦、移動智能、自助服務機“四端”融合。住房公積金業務可通過手機APP、微信公眾號、支付寶等線上辦理渠道,實現 22項業務在愛山東APP掌上辦;稅務服務依托智慧辦稅服務廳,刷臉辦稅、智能咨詢、VR體驗,不用叫號、即來即辦、即辦即走,提高了群眾的辦稅效率,與郵政儲蓄銀行合作代開服務點,九分鐘便民辦稅服務圈再擴容。截至目前,全區99%的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可全程網辦。 聚焦流程再造,推進“一次辦好” 在企業開辦領域,兗州區推行“7180”服務新模式,即 “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表填報、一次驗證、一網通辦、一個環節、一日辦結”“零材料、零證明、零見面、零跑腿、零距離、零障礙、零費用、零成本”,將企業開辦時間由20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最快2小時辦結。 在工程建設項目領域,兗州區建立了“1234N”項目幫辦機制,組建“兗周到”項目管家,深入企業現場辦公,為企業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今年以來,項目管家提供相關業務咨詢指導1000余次,累計開展上門服務200余次,幫助協調解決各類項目審批問題100余個。同時,兗州區將以前需要分別單獨辦理的16個環節合并為5個環節,推出“我要辦理開工許可”“我要驗收”等情景式主題套餐服務,項目審批時限提速約64%,項目開工提前至少2個月。 聚焦少跑快辦,推進改革創新 兗州區持續推進“跨省通辦”“全省通辦”改革事項落地,先后與寧陽、鄆城、臨淄、惠民等縣區簽訂合作協議,加入2省(山東省、江蘇省)17市70縣合作圈,設立“異地通辦”專窗,免費為企業提供線上線下申報指導、異地幫辦代辦、遠程視頻會商收件,申報材料、證照寄送等,實現“異地受理、屬地審批、就近取證”。 此外,兗州區還積極推進靜默認證改革工作,兗州區行政審批服務局聯合區大數據中心等部門,依托大數據共享,推廣應用濟寧市惠民補貼待遇資格認證平臺,打破數據壁壘,在全區范圍內推行待遇領取人員資格“靜默認證”,建立了“以靜默認證為主、遠程自助認證為輔、人工認證為補充”的互為補充資格認證體系,群眾領取惠民補貼待遇的便利程度大幅提升。截至目前,該認證平臺已經涵蓋包括社保養老、高齡老人、殘疾人等在內的惠民補貼待遇23項,“靜默認證”惠及人群達26.61萬人,精準認證成本、周期大幅降低,群眾認證便利性大幅提升。 聚焦便民利企,推進就近辦理 為方便基層群眾辦事,兗州區在全市率先提出打造“區鎮村三級聯動一體化服務”和“15分鐘辦事圈”理念,區鎮兩級服務大廳均配備智能政務一體機,布設了“好差評”系統并應用,在全市范圍內率先實現智能秒批系統區鎮全覆蓋。 兗州區積極推進“政銀合作”,將政務服務延伸布點到10個銀行網點。在區農商銀行建設“智慧政務服務體驗區”,可辦理不動產、社保等五大領域的業務,實行黨建引領的“金融+政務”模式,極大方便了企業和群眾辦事。 來源:大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