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濟寧市生態環境局兗州區分局起草了《濟寧市兗州區“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單位和各界人士可通過以下方式提出意見:
(一)登陸濟寧市兗州區政府門戶網站,對征求意見稿提出意見。
(二)通過信函方式將意見寄至濟寧市兗州區九州方圓A座行政辦公中心1415房間(郵政編碼:272100)。聯系電話:0537—3945011。
(三)通過電子郵件方式將意見發送至:yzhbjwkk@ji.shandong.cn。
(四)右側【我要發表意見】線上提交。
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11月8日。
一、決策背景
根據濟寧市兗州區人民政府辦公室《濟寧市兗州區“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是解決資源環境瓶頸約束,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兗州的重要支撐和保障。
二、決策依據
依據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2.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3.山東省生態環境委員會關于印發《山東省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4.關于印發山東省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行動計劃(2021-2025年)、山東省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行動計劃(2021-2025 年)、山東省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行動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
5.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山東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6.山東省生態環境委員會關于印發《山東省新一輪“四減四增”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7.關于印發《山東省生態環境委員會2022年度工作要點》的通知
8.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9.濟寧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10.濟寧市水環境保護條例(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11.山東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12.山東省環境保護條例(2019年1月1日)
13.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政策文件的目錄
14.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修正版)
15.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1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17.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2022年6月5日起施行)。
三、指導思想
《規劃(草案)》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減污降碳為總抓手,錨定生態兗州建設目標,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面開創新時代生態強區建設新局面。
四、決策目的
兗州區地處山東省西南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魯南經濟圈一體化建設、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機遇疊加。《規劃(草案)》對我區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進生態兗州建設,滿足新時期環境管理需求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五、重要舉措
《規劃》包括三大部分,共12章50節,設置8個專欄。
(一)第一部分為第一、二章,主要闡述“十三五”期間我區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分析新時期我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提出要面向生態強區奮勇前進的總基調,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緊扣國家、省、市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我區實際確定了“十四五“時期的主要目標。
(二)第二部分為第三章至第十一章,主要內容是“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任務,明確了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綠色轉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包括大氣、地表水、土壤、地下水、農業農村等要素),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嚴守生態環境安全底線,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效能等方面的思路、重點工作和具體任務。同時,設置了相關重大工程項目的專欄,為“十四五“各項任務措施提供有效支撐。
(三)第三部分為第十二章,主要內容是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從加強黨的領導、強化組織實施、落實資金投入保障、推進隊伍建設、推動落實評估等方面保障規劃落實實施,發揮實效。
《規劃》的印發標志著我區“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由謀劃階段進入實施階段。下一步,全區各鎮街、各部門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跟蹤分析和政策引導,以務實的工作作風,嚴格抓好規劃落實,確保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實現,為兗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保障。
濟寧市兗州區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草案).docx
草案解讀聯系人:劉琨
聯系電話:0537—394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