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11370812004322306L/2021-08728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 發布機構 | 兗州區發改局 | 組配分類 | 負責人解讀 |
| 成文日期 | 2021-07-15 | 廢止日期 | |
| 有效性 |
2021年7月9日,濟寧市兗州區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書記劉全忠同志對《濟寧市兗州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進行了解讀。
一、《規劃綱要》出臺背景
《規劃綱要》在研究起草過程中,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會區委、區政府戰略意圖,突出把握五個方面:
一是牢牢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主線,以站位全國、立足全省、突破全市,謀劃發展戰略。二是更加突出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發展要求,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提水平。三是強化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責任導向、結果導向,圍繞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區目標,列出“路線圖”和“施工表”。四是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協調、重點突破,突出重大戰略、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平臺,精心謀劃設計專欄,科學規劃重大工程項目,夯實規劃實施支撐。五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謀篇布局,提升完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關于《規劃綱要》的編制過程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我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五年。制定和實施好“十四五”規劃綱要,科學謀劃好2035年遠景目標,事關全區發展大局。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等幾大領導班子對規劃編制工作高度重視,先后召開一系列會議進行研究。區委、區政府成立高規格領導小組,主要領導親自部署、親自謀劃、親自推動。區發改局會同有關部門、各鎮街,全力做好“十四五”規劃編制相關工作。
三、兗州區發展定位
主動融入“一帶一路”、黃河流域、淮河流域國家戰略通道,立足打造濟寧城市發展新空間、產業發展新高地,發揮中心城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充分放大先進制造、交通區位等獨特優勢,加快重大產業項目、重大基礎設施布局,全面提升工業化、城鄉融合發展水平,拓展產業、創新、生態、文化等服務功能,建成“新型工業基地、樞紐型物流中心、生態宜居城市”。
四、兗州區發展主要目標
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優勢條件,“十四五”時期兗州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經濟發展走在前列,綜合實力持續增強,經濟總量、質量、均量邁上新臺階,全區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平均增幅高于濟寧市平均水平。科技創新走在前列,發展動能加速集聚,新興產業加速崛起,“四新經濟”占比不斷提高。科技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科教產融合深入推進,創新型城市在全市領跑。改革開放走在前列,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進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開放型經濟水平進一步提升,貿易結構和外資結構進一步優化,區域合作取得新進展。外貿進出口穩步增長,基本形成內外對接、互利共贏、高效安全的開放型經濟體系。生態治理走在前列,綠色發展、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污染防治效果更加顯著,生產、生活方式向綠色、低碳轉變。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全面完成政府履行職責約束性任務目標,水和大氣質量持續提升。民生改善走在前列,城鄉居民收入增幅超過地區生產總值增幅,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超過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脫貧成果繼續鞏固,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完善,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升。傾力打造科教強區、智造強區、流通強區、文化強區、生態強區、健康強區。
五、兗州區發展空間布局
(一)構建“兩片兩軸兩帶”
“兩片共興”,即南、北兩個發展片區。南部構建以新兗、顏店、大安三個鎮和酒仙橋、鼓樓、龍橋、興隆莊四個街道辦事處為片區的產城融合示范片區,北部構建以漕河、小孟、新驛三個鎮為片區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片區。以新型工業化驅動新型城鎮化,推動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城鄉互補,實現城鄉一體、共融共興。
“兩軸聯動”,即形成橫通東西、融匯南北的兩個空間發展軸。“東西軸”主要是以九州路、建設路為骨架,構成的空間發展軸線,串聯行政辦公、文化教育、醫療體育、商業服務等基礎設施,形成橫貫東西的經濟社會發展主動脈。“南北軸”主要是以西浦路、德源路、海川路為骨架,構成的空間發展軸線,鏈接臨空經濟區、顏店新城、會展中心、高鐵南站片區等產業園區和公共設施,對接任城區、高新區,打造融匯南北的產業發展、科技支撐新引擎。加速兗州東西兩翼一體貫通,與濟寧主城區深度融合。
“兩帶協同”,即泗河綠色發展帶、洸府河生態產業帶。整合泗河流域生態、水系資源,打造綠色兗州、生態兗州重要支撐,優化提升“3+1”板塊,形成集休閑娛樂、文化旅游、醫養康健、鄉村振興為一體的泗河綠色發展帶。依托洸府河廊道,鏈接兗州工業園區、臨空經濟區、顏店新城、太陽新材料產業園、會展中心,加速對接任城區、高新區、太白湖新區,培育創新平臺、匯聚高端人才、發展創新經濟,打造西北部生態屏障和科技創新高地,形成洸府河生態產業帶。空間布局
(二)提升“一城一港一園一區”支撐能力
“一城一港一園一區”,即通過對顏店新城、國際陸港、兗州工業園區、臨空經濟區的升級提檔和加快建設,進一步優化城市發展、產業發展功能布局,配套完善基礎設施、加大項目建設力度,提升承載能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內生動力和重要支撐。
六、兗州區未來發展重點任務
(一)集聚科技發展優勢,打造創新驅動新引擎。
(二)以新舊動能轉換為統領,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三)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
(四)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打造生態宜居城市。
(五)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六)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七)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加快構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園。
(八)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兗州。
解讀機構及咨詢方式
政策解讀單位:兗州區發展和改革局
具體聯系人:張石帥
咨詢電話:0537-3412652
濟兗政發〔2021〕9號 濟寧市兗州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濟寧市兗州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